查看原文
其他

一周数学丨开学第一课,因这些创意而美好

2017-08-30 星教师


周一(其他学科)丨周二(语文)

周三(数学)丨周四(英语)

周五(班主任)丨周六(微周刊)丨周日(好文精选)




对于许多年轻的数学教师来说,开学第一课讲什么是个很棘手的问题,因为第一课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老师、“新”数学能否与孩子们“一见钟情”,能否让他们延续过往对数学的美好感觉,抑或摒弃心中对数学的芥蒂而重新敞开胸怀。

星宝搜集了一些老师的精彩设计,希望可以带给你灵感,为孩子们上好这举足轻重的一课。



开学第一课“旅游”去



今天正式上课,晨会和班会上已经对学生进行了入学教育。第四节是我的数学课,这是本学期我和学生们的第一课。

我没有检查学生的假期作业,也没有让学生畅谈新学期的目标,更没有“鼓励”潜能生,那是上新课了?也没有。

我带学生“旅游”去,去哪旅游?让学生翻到数学课本的“目录”。让学生参观目录?对,这是我教学五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的内容。在学生看的同时,我边说“导游词”:

目录

1 图形的变换

2 因数与倍数

3 长方体和正方体

  粉刷围墙

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5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6 统计

  打电话

7 数学广角:称次品

8 总复习




第一单元:二年级时大家发现了生活中平移与旋转的现象,这个学期要加大难度了,不仅要看你们会不会发现,还要会欣赏轴对称图形,欣赏运用平移、旋转设计的精美图案,如果你们也能设计那就更妙了,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在哪里见过?乘法运算?对!又不对!此因数非彼因数,相近但不完全相同,有联系又有区别,欲知详情如何,请看“因数与倍数”。

第三单元:到上学期为止我们已经掌握了五个平面图形的特征了,是哪些?这个学期我们要进行转变了,由“平面图形”向“立体图形”进发(同时借助作业纸和粉笔盒示意),还望大家继续发扬火眼金睛的观察本领啊!

第四、五单元:分数,谁还记得最早在哪册遇见它的?不错,三年级上册,那时咱们只是初步认识分数,今年咱们得好好会会这位老朋友。并且要像整数、小数一样,能进行计算。你们知道1/3 +1/3 等于几吗?4/5 + 1/3等于多少?想要正确计算,就要认真学得第二单元和第四单元的知识哟!

第六单元:关于统计,你了解多少?(生:统计表、条形统计图、平均数、中位数)我们这个学期还要了解“众数”和“折线统计图”。还有个“打电话”活动,这里的打电话可不是聊聊天那么简单,它要考考谁能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找到最优策略。

第七单元:老师出个题考考大家,看谁有质检员的潜质。如果10瓶钙片中有一瓶少了3片钙片,给你一台天平,你称几次就保证能找出来?(生:10次,9次)哈哈,我只要称3次就保证找出那个次品了,有谁能破解本期的“数学广角”?

如果成功收获前面的新知识,我们就能“总复习”了。

接下来的时间大家“自由参观”,不一定要从前往后看,你可以根据老师刚才的介绍,挑你最感兴趣,最想挑战的部分参观。说不定,没有老师的带领,你就成功地掌握了其中的奥秘了!

(文/施乐旺,摘录自作者新浪博客)



数学沙龙,有趣有深意



像往常一样,孩子们经过2个月的暑假,刚到学校的时候,兴奋之情难以言表,可学习之心却无法安静。第一节课是体现数学的冷峻深刻,还是活泼有趣呢?我选择了轻松愉快的数学沙龙。


1


小思源抛出了第一个话题:“说说暑假里的数学问题吧。”

“这个假期我去泰国旅游,发现了许多数学知识。” 小思韵举手发言说。

张亦淳接着说:“假期里我制作一个平行四边形,开始半天没做好,后来才知道关键是对着的木条要相等。”

“假期开始的时候,妈妈说如果我能在假期里阅读完20万字的小说,就给我奖励,结果我总共阅读了78万字的小说,得到了奖励,开心极了!”小楷耀平时不喜欢看书,对他的进步我不禁鼓掌。

同学们七嘴八舌交流起来。

我边听边想,同学们说的很多数学元素,比如大数的认识等正好是这学期要学习的内容,教学的时候正好可以好好利用一下。


2


 “还有什么想说的?”看见大家说得差不多了,我又发问。

张伦乾说:“老师,能不能聊聊新学期的打算?”

“当然可以!”我想这个话题也不错,大家一起聊聊新学期的打算挺好的。

“我想考满分,让爸爸妈妈高兴一下!”

“我想每次作业能够写整洁,每节数学课能回答一个问题!”

“想在这学期做一次数学小实验,上次老师把我的实验报告发布在网上,家里的亲戚都看到了,心里倍爽!”

相处几年,逐渐有了默契,小家伙居然也知道我最在意每个人新学期的学习计划。人生在于规划,学习同样如此。


3


孩子的数学学习的通病,就是容易被题目所绑架,在题目的演算中丢失了数学教育最为可贵的价值。于是我有意引导孩子们关注知识的自我建构。

“对了,我想采访一下,大家学了几年的数学,都学习了那些数学知识呀?”我问。

“我们学习加减乘除法,特别是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

“学习了三角形,面积,周长,还学习了可能性。”

“我们学习了分数,小数,还知道有百分数。”

“对了,我还会制作统计图,统计表。”小名洋补充说。

我追问:“大家这样说进来很零零碎碎的,谁能给这些知识分分类?”

小欣怡若有所思地说:“很多是关于数的,有的是关于图形的。”

“还有统计,解决问题。”小乐乐接着说。

我在黑板上把孩子们的发言有意地记下了关键词:数;图形;统计;综合实践。

新来的小诗涛高高举起了小手:“那千克,元、角、分是属于那一类呢?”

“谁可以回答她?”我问大家。

孩子们你望望我,我望望你,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才好。

我说:“小诗涛的问题问得好,大家要像她有敏锐的思考,其实,像千克、克、元、角、分,时、分、秒,它们都是常用的量,属于数与代数类的知识。”

我在数的后而,加上了一个红色的“量”字。

接下来,我让孩子们阅读数学书,想一想,这学期要学习的数学知识是属于那一类,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惊喜等着我们去研究。

(文/张先彬,摘录自《今日教育》)



给课堂一场游戏的时间



四年级开学初,我给孩子们设计了这样一个数学魔术:

按照年月日的顺序写出自己的生日。如2004年3月6日出生就写作20040306,再倒过来写一遍,变成60304002;然后用大的数减小的数,得到一个新数,304002-20040306=40263696;接着从中偷走一个数字(0除外),再将剩下的数字相加,报出得数。老师能猜到你偷走的是哪个数字。


孩子们投入其中,乐此不疲,他们在惊奇中感觉到其中一定有数学道理,也有些孩子有自己的猜想。

我顺势引导:孩子们,学完本学期“倍数和因数”这一单元后,你们一定也能像老师一样神奇。

等学完3的倍数的特征,进而研究完9的倍数的特征后,我再带着孩子们回顾这个数学魔术。孩子们恍然大悟,并神气地回家考自己的家人和朋友,那劲头甭提多高了。

在开学第一课留下一个个感叹号和问号,给出一个个悬念,让悬念成为后继教学的引擎,甚至让这些感叹号和问号引领着孩子们主动地一路向前探寻一个又一个的知识宝藏,让他们对知识拥有更持续的新鲜感和追寻欲望,如此学生更能怀着对“诱人苹果”的期待投身一学期的学习生活。

(文/刘海玲,摘录自“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编委会”)



用专业赢得认可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逐渐体会到,对于新接班教师的开学第一课,“印象”最重要!不是学生给教师的印象,而是教师给学生的印象。

怎样才能在学生的心中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呢?发表热情洋溢的演讲?进行才艺展示?这些都不是我的特长。我想,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还是要从自己的专业入手,从教学入手,给学生留下关于教师、关于数学的美好记忆。


开场白


我微笑着进入教室,45双眼睛紧盯着我。

师:同学们,认识我吗?

生(异口同声):不认识。

师:那知道我是谁吗?

学生有说不知道的,有说是数学老师的。

师:你为什么说我是数学老师?

生:因为王老师(班主任)说今年的数学老师换了,而且这节课是数学课,所以你肯定是数学老师。

师:真厉害!这就叫推理。推理可是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你能够进行推理,说明你具有很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同学们,让我们用掌声表扬这位会思考的同学!

接着,我又问了这个学生的名字,然后和他握手。(整整一节课,这个学生都紧盯着我,很积极地举手)


了解老师


师:面对新老师,你们肯定都想了解。想问我哪些问题呢?

生:老师你有多高?

师:这位同学是第一个举手提问的。提问往往需要很大的勇气,让我们为他的勇气鼓掌!

学生受到鼓励,纷纷举手向我提出问题。问题围绕姓名、教龄、星座、血型、爱好、妻子姓名、有没有孩子,等等。

师:大家表现得都很积极,希望今后上课时也能踊跃举手发言。同学们,敢于提问是一种品质,善于提问更是一种能力。把问题问到点子上,问到关键之处,将会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未知事物。刚才的问题中,哪些问题是真正有助于你们了解我的?小组讨论一下。(观察学生小组合作习惯)

学生讨论后认为,姓名、教龄、爱好是最重要的。

师:为什么要了解这三点?

生:姓名很重要,这样才能称呼您;教龄也很重要,能大概知道您的年龄,您有没有经验;爱好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老师。

师:很好,善于归纳,还能说出理由。

表扬后,我逐一回答这三个问题。


量身高


师:刚才有同学问到我的身高,你们猜一猜,我的身高大约是多少?(我的实际身高是188cm)

生1:大约有两米。(其他学生哗然)

师:你是根据什么猜的?

生1:刚才老师进教室的时候头都快顶到门了,门一般高2米,所以我猜您的身高大约是2米,不对,应该比2米少一点。

我:猜测有根有据,真不错!

生2:我的身高是1米5左右,我发现您比我高出一个头多一点,所以您应该是1米8左右。

生3:我爸爸的身高是1米75,您看上去比我爸爸高多了,所以我估计您的身高是1米9。

师:刚才三位同学的猜测结果虽然略有不同,但是他们的发言里面有相同的地方,你发现了吗?

生:都把老师的身高和其他已知的高度进行了比较。

师:是的,把未知的知识转化为已知的知识,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这说明同学们都有很好的方法意识,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问题。如果想知道我准确的身高,该怎么办?

生:量!

师:谁带了尺子?上来量一量。

学生拿出尺子(20厘米长的塑料尺)上来量,我也挺直身子,一言不发任由他量,量到上面够不着了,又叫了两名学生上来帮忙,终于量出结果:185厘米。

师:同学们,老师的实际身高是多少,这件事并不很重要。重要的是你们经历了猜想、验证的过程。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你们也能像今天这样,大胆猜测、小心求证。

师:同学们,这是我们之间的第一课。这节课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能用一个关键词进行总结吗?

学生思考后发言,给出了各种各样的关键词。我把这些关键词写在黑板上,并有意识地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教师的,如幽默、很高、和蔼、爱好广泛等;一类是关于数学学习的,如积极提问、推理、做数学、转化等。

这时,下课铃声响了。

师:同学们,今天我很高兴认识了45位新朋友。你对我有一些了解了吗?在你的心目中,我是一个怎样的老师?以后怎样才能把数学学得更好?先不用告诉我,回家去告诉爸爸妈妈,就当作今天的家庭作业。

开学第一节数学课就这样结束了,我和学生迈着轻松的步伐走出教室。我相信,我们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文/杨熠,摘录自“小学数学教师”)





素材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

图片丨花瓣网

编辑丨邹雪平


“星教师”广告合作请联系:023-67450968

 投稿邮箱:3207153742@qq.com



推荐阅读

点击关键字,阅读更多“数学”相关内容

华应龙俞正强黄爱华张宏伟

蔡宏圣何凤珠顾志能罗鸣亮罗永军

汤卫红王丽星杨玉翠牛献礼

张齐华缪建平许卫兵


  




/ 蒲大四系:从新教师到星教师 /

点击下图,直接连线 ▼




/ 2017小学数学年度创新教学设计 / 

↓↓↓ 点击"阅读原文" 【一键订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